李伟:我想要无数和我父母一样的劳动者不再被资本剥削,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凯发官网k8
我出生在秦巴山区,从小就爬着崎岖的山路,在青山绿水间与牛羊相伴,在山间奔腾着长大。从小到大,我看着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工作,早出晚归,十分辛苦。爸妈和老师都告诉我:山里是最苦的,而念书是为了什么?念书就是为了走出这一座座大山,进入到城市生活,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可以坐在办公室里吹着空调工作。
摆脱大山融入城市,获得一份安稳的工资,在城里有一套房子,这是在我记忆里最坚定的向往。偶尔在电视里看到城市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我也会幻想自己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也会时常担心自己适应不了环境。
2013年,我如愿的考上了大学,我心里默默的告诉自己,大学期间一定要多学些知识、多参加社团,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自己将来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做准备。
十几年的山村生活让我让我看到了山里生活的艰辛,也让我看到了农村的苦难,而我的出路也是早已确定好的,那就是逃离。
十几年的农村生活,给我一种坚定的信念:逃离农村,进入城市。我从来没有想过,还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选择,常年在山里生活,也让我自以为我对农村十分了解。
2014年,我机缘巧合下加入某读书会,在读书会中,大家会讨论很多社会问题,关于农村、工人、教育等等。这里的每一个学姐学长都无比的热情,每一次见面,他们总是面带微笑,我看到了很不一样的不同于其他社团的一种氛围;在这里,学姐学长都是无私的付出,他们很少谈论个人的鸡毛蒜皮,总是谈论着社会的问题、工农的未来。对于这些开始我并不能理解,更多的只是觉得是一种知识的收获,有一种深厚的情感交流。
直到当年的五一下乡。开始我内心是不屑的,因为我来自最偏远的山区,最穷苦的农村。我觉得自己对农村是十分了解的,但因为和大家的感情比较好,五一有没有其他安排我就去了。进村之后,我看到了硬化的水泥路,两层的小楼房,心里在想:我是来干嘛来了?下乡吗?这里的农村生活条件这么好,而我自家的生活条件那么差,我却跑到这里来下乡?对于这次活动,我就更没有激情了。
到达住宿的地方时,阿姨十分热情的帮我们安排的住宿,紧接着在队长的安排下,我们开始了村庄的走访和调研。这一次的调研让我印象十分深刻,也改变了我对农村以及这次活动的看法。我看到二层的楼房,但是里面却没有人住;我看到了硬化的公路,但却没有人气;我看到了这么好的基础设施,却发现这里的人的收入并不高,所有的年轻人还是靠外出打工;我看到了村里的贫富差距;我看到了十分穷苦的孩子,家里却没有低保。我开始思考,这是为什么?
我意识到,我自己的老家和这里并没有太大差异,甚至会觉得这里比我老家更差;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了解自己的老家;我更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了解农村。我很清楚的记得那天晚上我的日记,开头有这么一句话:‘我与乡村的距离在不断拉远却又无限接近,我愿从农村来最终回归到农村中去’。从这里可以看出我那时的复杂心态,一方面自己发现自己并不了解农村,打破了常年来“自以为了解”的错误认知;另一方面又感觉自己慢慢的逐渐在接近真实的农村了。
那次调研之后,我参加活动更加热情,从学期内的活动的到假期活动很少缺席。我逐渐认识到,和我爸爸妈妈一样的多数人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我的老家也并没有太强的特殊性。
我从心里意识到社会存在很多问题,开始思考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呢?我听到了很多声音:有人说,之所以有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的国家不够民主;有人说,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已经偏离了真正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向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这个阶段对未来的方向我是迷茫的、困惑的。
2015年年初的寒假,我参加了一位学长组织的从西安徒步去延安的活动,一共十二天的时间,我们沿着曾经到延安去的青年们的路线,抵达了陕北。这个过程不仅是对自我意志力的磨练,也让我对那曾经的革命者充满敬佩。
此后,我参与和组织很多社会实践。在西安、洛阳、郑州等地,我接触了很多国企的老工人,看到了集体主义的幸福和他们身上的斗争精神。在河南艾滋病村、淮河边的癌症村、陕南的尘肺病村等地,我见看到了无数和我的父辈们一样辛辛苦苦打工、为社会发展挥血汗的农民,却被时代所抛弃。在珠三角的工厂里,深刻的体会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也看到了所谓公职人员的丑恶嘴脸。
当我再次拿起《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国家与革命》等经典著作阅读时,丝毫没有晦涩难懂之感。
因为有以前实践经历的铺垫和现实的教育,我对马列理论的理解就变得相对顺畅。2017年前后,我确立了自己的人生信仰:马列毛主义。我想要无数和我父母一样的劳动者不再被资本剥削,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