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民:特朗普为何启用“儿童团”? -凯发官网k8
“有了这种前瞻性,特朗普还真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
作者|郭松民
01
“王者归来”,即将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的特朗普,已经开始提名他的政府人选。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名单上的人选,大多数都很年轻,似乎特朗普要组织一个80后政府。
皮特·海格塞斯,提名国防部长,44岁;
马特·盖茨,提名司法部长,42岁;
塔尔西·加巴德,提名国家情报总监,43岁;
爱丽丝·斯蒂芬尼克,提名常驻联合国代表,40岁;
李·泽尔丁。提名环境保护署署长,44岁;
莱维特,提名总统新闻秘书,出生于1997年,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白宫发言人……
特朗普为什么要组织一个如此年轻的领导班子?
普遍的解释是,特朗普用人,最看重的是忠诚,他不需要有经验、有独立见解的人,讨厌他们掣肘,他只需要顺从他的人。
这当然是有道理的。
但在我看来,另外两个因素也非常重要。
一个,特朗普在这次美国大选中取得的胜利,是压倒性的。
在美国的政治语境中,已经没有任何人怀疑他当选的合法性,以至于他只需要考虑如何贯彻自己的政治意志,而无须通过让渡部长职位给其他政治山头的方式,来扩大自己的执政基础。
再一个,我们应该看到,特朗普已非2016年的政治素人,他经过四年执政,四年躲避追杀之后,已经变成了相当成熟的资产阶级政客。
特朗普1946年生人,今年已经78岁了,四年任期结束后,他已经是82岁的老人,尽管他精力充沛,身体健壮,但还能蹦跶几年?一旦“驾崩”,谁来领导maga(即所谓“让美国再次伟大”)运动?
然而,他目前提名的班子组成以后,情况就不同了。
无论四年后共和党能不能继续取得大选的胜利,maga运动中,都将出现一批担任过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要职的政治人物,以他们的年龄而论,完全可以在政治舞台上继续活跃二十到三十年,其中必然会有人能够继承特朗普的衣钵。
有了这种前瞻性,特朗普还真不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
除了班子年轻外,还有两个人值得注意。
其一,是埃隆·马斯克。他也是政治素人,一位杰出的企业家,即将出掌“政府效率部”。这个部,庶几相当于中国八九十年代的“体改委”吧?可谓举足轻重。
其二,副总统万斯。他是1984年生人。我看过他写的自传《乡下人的悲歌》,也看过根据这本书拍摄的同名电影。
万斯是近几十年来不断沦落的“白人工人阶级”的后代,境遇与中国的“下岗二代”非常相似,相当于去年的现象级电视剧《漫长的季节》中王响的儿子王阳那样的人物。
这样的身份与出身,能够以不同的方式跻身政治舞台的核心,是不是意味着美国的政治体制仍然具有一定活力与开放性,仍然具有与底层对话的能力呢?
02
1976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电影《千秋业》,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解放军某部团长杨玉清,由于各方面都非常优秀,在师政委的强力推荐下,被上级破格任命为副军长,尽管期间受到一些思想保守的干部反对,但最终获得了广大指战员的支持。
非常有意思,本片导演汤化龙,在电影《南征北战》中饰演的角色,正是那位沉静刚毅,深受战士爱戴的师政委。
这部电影的背景是,七十年代初期,大批年轻干部,以及今天看起来属于“体制外”的工农干部,开始走上领导岗位,类似《千秋业》中的情况,在现实中大量出现。
比如著名的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击毙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张积慧,在空军领率机关改组时,就从军长的位置上,跨越了军区空军的正副司令员两个“台阶”,直接担任空军副司令员。
在新中国的前三十年,毛主席用干部,一方面不拘一格,一方面特别强调“三结合”,包括“老中青三结合”,“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三结合”等等。
现在看来,“三结合”的干部队伍,是相当科学的组合,因为这种结构兼顾了使用干部与培养干部,兼顾了经验与锐气,兼顾了韧性与活力,兼顾了当下与未来……最后,最重要的是,贯通了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
试想,如果一个人,出身“上流社会”家庭,考上名校,通过“国考”,然后顺着体制的台阶一级一级往上爬,等到他终于有机会做政治性决定的时候,还能有多少锐气呢?
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从来没有在基层社会生活过,怎么会对草根百姓有感情呢?又如何可能站在他们的立场上制定政策呢?
03
大争之世,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包括方方面面。
任何一个政治运动——无论左翼的、右翼的、民族主义的、无产阶级的、资产阶级的,等等——都需要解决一个后继有人的问题,也都有一个保持开放性,与自身的社会基础进行对话的问题。
这是政治运动的一般规律。违背这个规律的政治运动,一定会渐渐失去活力,直至消失。
【文/郭松民,红歌会网专栏学者。本文原载于公众号“独立评论员郭松民”,授权红歌会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