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穆臻|淮海战役是毛主席亲自指挥的(1):第一个提出发起淮海战役并亲自制定了详细的淮海战役作战计划的领导同志就是毛主席 -凯发官网k8
序言:
淮海战役真正的指挥者,实际上既不是粟裕,也不是邓小平。无论是粟裕还是邓小平,都在淮海战役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真正亲自指挥淮海战役的毛主席。
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虽然歼灭了淮海战役中主要的敌人,但是粟裕也是在淮海战役也是执行的部分指挥责任。粟总并不是淮海战役全局的总负责,他也必须接受刘陈邓的领导。
邓小平是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在组织上是负总责,其担负的责任要大于粟裕。但是,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也要服从毛主席为核心的中央军委的领导、指挥。
实际上,无论是淮海战役的总战略还是淮海战役的很多具体战役战术,大多数都是毛主席亲自制定的。
通过阅读学习《毛泽东军事文集》和《毛泽东年谱》提供的大量资料,我们就可以看到——对于整个淮海战役,毛主席的指挥细致入微。亲自指挥了淮海战役的,既不是粟裕也不是邓小平,而是毛主席。
(1)第一个提出发起淮海战役并亲自制定了详细的淮海战役作战计划的人就是毛主席
粟裕同志提出的淮海战役设想,是以占领地区为主、以歼敌为辅,与我们看到的真实发生的淮海战役是完全不同的。粟裕的设想:攻占两淮,如敌不援或被阻,就以三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淮海战役,然后全军转人休整。可见,粟总的战略方针是比较保守的。
我们后来看到的主动出击、以歼敌为主的淮海大战,是毛主席亲自提出并亲自指挥的。1948年9月25日,毛主席致电饶漱石、粟裕,指出:“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目前不需要大休整,待淮海战役后再进行一次休整。淮海战役可于十月十号左右开始行动。你们应利用目前半月时间,使攻济部队获得短时休息,然后留一个纵队位于鲁西南起牵制作用,吴化文亦应移至鲁西南,其余全部南下,准备进行几个作战:(一)估计不久邱兵团将退回商砀地区,黄兵团将回至新安镇、运河车站地区,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二)歼灭两淮高宝地区之敌,为第二个作战。(三)歼灭海州、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为第三个作战。进行这三个作战是一个大战役。打得好,你们可以歼敌十几个旅,可以打通山东与苏北的联系,可以迫使敌人分散一部兵力去保卫长江,而利于你们下一步进行徐州、浦口线上之作战。”(《毛泽东军事文集》:《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毛主席这里讲的,才是歼敌为主、主动出击的真的淮海大战!
可见,淮海战役的提出者就是毛主席,而不是粟总。
9月28日,毛主席指出要做好淮海战役的准备工作。主席讲:“黄兵团调回新安镇地区业已证实。你们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是钳制邱李两兵团歼灭黄兵团。”(《毛泽东军事文集》:《淮海战役的准备工作》)这就规定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任务——歼灭黄百韬兵团,牵制邱李兵团。为适应长期的大战,主席指出:“因此,你们必须有相当时间使攻济兵团获得休整补充,并对全军作战所需包括全部后勤工作在内有充分之准备,方能开始行动。战役时间包括打黄兵团,打东海,打两淮在内须有一个月至一个半月,战后休整一个月,故你们须准备两个月至两个半月的粮秣用品。”(《毛泽东军事文集》:《淮海战役的准备工作》)可见主席高瞻远瞩、做长期打算的指挥风格。
10月11日,毛主席亲自制定了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主席指出:“本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黄百韬兵团,完成中间突破”(《毛泽东军事文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主席讲:“为达到这一目的,应以两个纵队担任歼灭敌一个师的办法,共以六个至七个纵队,分割歼灭敌二十五师、六十三师、六十四师。以五个至六个纵队,担任阻援和打援。以一个至二个纵队,歼灭临城、韩庄地区李弥部一个旅,并力求占领临韩,从北面威胁徐州,使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不敢以全力东援。以一个纵队,加地方兵团,位于鲁西南,侧击徐州、商丘段,以牵制邱兵团一部(孙元良三个师现将东进,望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即速部署攻击郑徐线牵制孙兵团)。以一个至二个纵队,活动于宿迁、睢宁、灵璧地区,以牵制李兵团。以上部署,即是说要用一半以上兵力,牵制、阻击和歼敌一部,以对付邱李两兵团,才能达到歼灭黄兵团三个师的目的。”(《毛泽东军事文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主席这里已经告诉了他们如何歼敌——集中两个纵队歼灭敌人一个师,集中兵力,分割歼敌,并注意配置打援兵力。主席还指出:必须以必要兵力威胁徐州、侧击徐州、牵制敌人兵力,使其他敌人不敢增援。主席的这一战役指挥方案,已经不是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所能够单独完成的了。这是一场两大野战军协同开展的超大规模的大战,总指挥只能是全军的统帅——毛泽东。
主席设想:“第二阶段,以大约五个纵队,攻歼海州、新浦、连云港、灌云地区之敌,并占领各城。估计这时,青岛之五十四师、三十二师很有可能由海运增至海、新、连地区。该地区连原有一个师将共有三个师,故我须用五个纵队担任攻击,而以其余兵力(主力)担任钳制邱李两兵团,仍然是九月间攻济打援部署的那个原则。”“第三阶段,可设想在两淮方面作战。那时敌将增加一个师左右的兵力(整八师正由烟台南运),故亦须准备以五个纵队左右的兵力去担任攻击,而以其余主力担任打援和钳制。”(《毛泽东军事文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之后,主席指出:“你们以十一、十二两月完成淮海战役。明年一月休整。三至七月同刘邓协力作战,将敌打至江边各点固守。秋季你们主力大约可以举行渡江作战。”(《毛泽东军事文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可见,主席的设想就是在长江以北打得敌人手无缚鸡之力,为我军顺利渡江创造条件!
主席不仅亲自部署了淮海战役的总方针,而且及时纠正着前线将领指挥方法的错误。主席指出:“你们文子电部署的缺点是将打援兵力放在正面,而不是放在侧面。你们元午电同意我们真电意见,即可改正此项缺点。其具体部署应以一个强力纵队袭占运河车站,歼灭守敌,控制该地一带;以三个纵队攻占及控制台儿庄及其以南地区,一部直达铁路;以两个纵队攻占临韩(得手后留一个纵队于临韩,直迫贾汪,以一个纵队移至台儿庄及其以西地区)……务使邱李0援敌感到威胁,不驱逐我侧面兵力,不攻占台儿庄,即无法越运河向东增援,又使徐州城内感受威胁,不得不留李部第八军驻守。”(《毛泽东军事文集》:《钳制徐州援敌歼灭黄百韬兵团的部署》)可见,在战役指挥上,主席比粟总要精明、老练得多。
为了充分牵制敌人、给敌人造成威胁,以实现歼灭黄百韬兵团的任务,主席指出:“韦吉率一个纵队南下(不要到滨海去补棉衣,应在现地补棉衣,即从运河车站附近直下睢宁),会合留在路南之十一纵,不要位于宿迁以东,而要位于睢宁地区,控制徐宿公路,从南面威胁徐州……同时对于徐蚌线亦起威胁作用,使李部第九军不敢离开该线。”“以九、广两纵出鲁西南,会合当地地方兵团,位于丰县、鱼台以西,虞城以北,成武以南地区,从西北威胁徐州,使孙元良部只能对付我九、广两纵,而不能到徐州接替李部第八军守城。”“我刘邓主力一、三、四、九纵,不日开始攻击郑州,得手后以一部向东,威逼开封,吸引刘汝明全部、孙元良一部西顾。”(《毛泽东军事文集》:《钳制徐州援敌歼灭黄百韬兵团的部署》)看到如此周密、精妙、详细的战役指导方案,你能说这场战役不是毛主席亲自指挥的吗?主席说:“以上各项部署,都是为着钳制徐州各部援敌,使其第一个感觉是我军似乎有意夺取徐州,而不能确切断定我军并非夺取徐州,而是歼灭黄兵团。等到我军对黄兵团攻歼紧急而决定增援时,又发现如不解除南北两侧威胁,则很难赴援。这样就给我军以必要的时间歼灭黄兵团。”(《毛泽东军事文集》:《钳制徐州援敌歼灭黄百韬兵团的部署》)这正是掌握战场主动权、牵着敌人的鼻子走、致人而不致于人。
如何对付冯治安部?如何侧击徐州援敌?主席也做着细致的战役战术指导。10月15日,主席致电粟裕、饶漱石、谭震林,指出:“关于对付冯部及侧击徐州援敌之兵力,我们认为除以一个强力纵队袭占运河车站,控制该段运河由正面阻援外,必须使用五个纵队攻占临、枣、峄、台及其以南地区,控制运武两河,架设多数浮桥,使我军有强大部队直达铁路附近,从铁道北侧起,直到运河构筑阻击工事,吸引援敌向该方进攻,使我取得时间。为此,应将围冯打冯及迫冯起义之兵力,与超越冯部南下直达铁路北侧之兵力,分为两部分别规定任务,不要混杂,不要使用五个纵队全部围冯打冯,而应至少使用两个纵队担负超越冯部南下阻敌之任务,否则就不能有效阻止援敌取得时间。”(《毛泽东军事文集》:《对付冯治安部及侧击徐州援敌的部署》)可见,怎样对冯部围追堵截、怎样阻击和吸引援敌、怎样分配各纵队任务,主席规划的清清楚楚。
根据我方所获情报发现,邱孙两兵团有了向鲁西南进攻的计划。他们企图阻塞华野出汴徐线的道路,并使华野误认其将收复济南因而不敢出苏北。10月15日,主席指出:“在此种情况下,你们淮海战役计划不但不应变更,而且给你们以极大便利。”“望将九、广两纵开至兖济地区,以主力控制运河,担任防守,以一部协同鲁西南地方兵团在金、鱼、成地区应付该敌。”“其余全部速作准备,按照我们所提意见,首先集结临沂、邹县之线,待邱孙进至相当位置之际,即齐头南进举行淮海战役。韦吉部仍在现地隐蔽,和主力同时行动,不要先动,以免惊动敌人。”(《毛泽东军事文集》:《淮海战役计划不应变更》)这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主席还强调:“刘陈邓攻击郑州时机,应待邱孙向北深入再行决定,不可过早。对郑攻击时应以有力兵团绕至郑州、中牟之间,从东边向郑州攻击,因敌准备放弃郑州,苦无口实,你们一到即可能逃跑。”(《毛泽东军事文集》:《淮海战役计划不应变更》)10月17日,主席也在致电刘陈邓等人的电报指出:“你们攻郑时机似以再推迟两三天为好。因为你们不但要顾到黄维可能北援,并要顾到孙元良可能西援。”(《毛泽东军事文集》:《攻郑时机似以再推迟两三天为好》)这也是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就讲过的注意全局、注意各部分联系的体现。为了实现两大野战军的相互配合,主席致电陈毅、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我华野全军在淮海战役中完全胜利,请你们准备着,在攻克郑州休息数日后,迅即全军东进,相机攻占开封。或者不打开封,直出徐蚌线。不但钳制孙元良、刘汝明,并且钳制邱李两兵团各一部。粟谭则令九、广两纵现在立即开动,直出金、鱼、成、单与陈邓协力作战。”(《毛泽东军事文集》:《陈邓部攻克郑州后迅即东进》)
10月22日,主席指出:“我们预计是以一部留在郑州、淮阳之线,以主力于邱李两兵团大量东援之际,举行徐蚌作战,相机攻取宿县、蚌埠,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破毁津浦路,使敌交通断绝,陷刘峙全军于孤立地位。”(《毛泽东军事文集》:《同意照淮海战役的修改部署执行》)这就是孤立敌人主力于长江以北的“关门打狗”战略!
26日,主席对牵制邱李兵团、歼灭黄百韬兵团做了具体的战役部署。主席指出:“你们似只能从黄李两集团的接合部,即新安镇与运河车站之间,以两个纵队插入隔断李、黄联系,而以一个至两个纵队由台儿庄向南从北面钳制李弥,另以一个至两个纵队攻歼韩庄、贾汪、柳泉地区之敌,迫使邱兵团以一个至两个军向正北防御,再以一个纵队及广纵向丰县砀山两点攻击,迫使邱清泉一部留于该方,另以地方兵团牵制孙元良,另以韦吉一个至两个纵队从睢宿向徐州东南攻击,如此方能确保钳制邱、李,以利主力分割歼灭黄兵团……陈邓以十一个旅出现于刘峙空虚的后方,必然要迫使他以孙元良全部及邱清泉一部对付陈邓,如此可以确保邱孙两兵团不敢向运河以东增援。徐海线中上虽有李黄两部十三个师,你们仍能有把握地实现制李打黄之目的。”(《毛泽东军事文集》:《钳制邱清泉李弥两兵团分割歼灭黄百韬兵团的具体部署》)无论是隔断敌人联系、牵制敌人、集中主力歼灭一个兵团,还是两大野战军在作战中的相互配合——下到战役战术,上到战略,毛主席都做了细致而具体的规划。
主席用兵,经常强调做最困难准备。10月27日,主席致电饶漱石、粟裕、谭震林,指出:“你们在研究部署时,除根据当前情况外,还要估计到情况的某些可能的变化,要设想敌可能变化的几种情况,其中应包括一种较严重的情况,要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有对付的办法……陈邓率十一个旅戌支进至涡阳、永城、亳州三县中间地区,争取打孙元良并威胁徐蚌,对于你们作战当然会起很大的配合作用,可能吸引邱清泉一个军及孙元良全部去对付他们。但你们的计划应放在华野自己直接有效地钳制邱清泉上面,才是最可靠的。因为敌处内线,调动灵便,而陈邓对刘峙“不能起致命的作用。”(《毛泽东军事文集》:《淮海战役的部署要估计到情况的变化》)注意变化、着眼发展、充分估计困难、以自己独立自主解决问题为主……都是主席指挥战役经常注意的正确方法。主席不仅自己这样做,而且教导他的同志们也这样做。
打击敌人的时间、次序,主席也有着精准的把握。主席指出:“只有一点,分为虞齐两晚发起作战,是否有使黄兵团"闻声警觉,于齐日白天你们尚未接近该敌时迅即收缩集结之虞,似不如同时于虞晚或齐晚各处一起动作,使各处之敌同时受攻,同时认为自己处于危险境地,互相不能照顾,要在两三天后才能查明我之主攻方向,但又因为我各部均已迫处他们面前,又已无法互相增援,尤其使黄兵团各部丧失收缩集结的必要时间,极为重要……(一)使黄李邱"三个兵团及三个兵团中之各军互相不能增援。要达到这一点,除华野全军照俭成电部署外,陈邓方面亦请于虞日或齐日同时动作。(二)使黄兵团各军没有收缩集结之时间。要达到这一点,就应当在同一个晚上动作,不要在两个晚上先后动作。”(《毛泽东军事文集》:《对黄李邱三兵团在同一个晚上发起攻击为好》)可见,毛主席的指挥是细致入微的,毛主席的对于战争情况的考虑也是极其仔细,他把什么时间打敌人都仔细的考虑了进去。
11月1日,根据实际情况,毛主席致电粟裕,指出:“谍息,一百军已移至薛埠、牛山、大刘圩六十四军城头,七兵团指挥所附榴炮营城头附近,黄本人似即在该处,二十五军阿湖,六十三军黄花埠、新安镇,此种情况有利于你们分割围歼。你们似宜首先歼灭黄百韬指挥所。”(《毛泽东军事文集》:《宜首先歼灭黄百韬指挥所》)11月4日,华东野战军下达进行淮海战役的命令。6日傍晚,华野向徐州东侧新安镇地区的黄百韬兵团发起攻击,淮海战役开始。
综上所述,提出淮海战役的是毛主席,亲手细致调动两大野战军、亲自细致制定淮海战役战斗部署的,也是毛主席。之后,在淮海战役三个阶段之中,毛主席如何亲自、细致、具体指挥淮海战役呢?请看本系列下一期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