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宇:应对极端天气,国际合作还远远不够 -凯发官网k8

2023-07-10
作者: 王靖宇 来源: 环球时报

  过去这周,或许是全球有记录以来的最热一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数据显示,自1979年开始相关统计以来,7月3日和4日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接连刷新最高纪录,5日则与4日持平,继续维持在高点。世界气象组织7月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地区7年来首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有专家警告称,今后6周将可能多次刷新“全球最热一天”纪录。这引发了人们对未来异常天气与厄尔尼诺事件之间关联性的担忧。

  厄尔尼诺,是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一个气候型,是在太平洋发生的一种复杂气候现象。它以赤道西太平洋海表温度的降低为特征,对全球气候产生广泛影响。与之相反的是拉尼娜气候型,表现为赤道西太平洋海表温度升高。虽然enso不能直接控制中国北方的气温,但是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海洋向大陆的水汽输送,从而间接控制华北的成云及降水过程。华北地区在4月到6月完成从干燥寒冷的西北季风向温暖湿润的东南季风转变。同时,该地区还受到梅雨及西南季风的影响,导致不同性质的气团相互竞争,争夺本地天气的控制权。过去3年,全球经历了连续的拉尼娜气候型,赤道西太平洋的海水温度超过历史平均水平,导致海水蒸发效率提高,并形成相对强势的东南季风。因此在2020至2022期间,华北雨季开始日期相对于历史平均(7月18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前。在2022年,华北雨季甚至提前到6月下旬。全球受拉尼娜气候型控制时,华北地区在6至7月都有充足的云量和降水,发生极端高温热浪天气的概率较低。

  早在今年年初,各国气象研究中心就已经对enso的动态作出预测。观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持续3年的拉尼娜气候型的强度正在减弱,全球正在逐渐进入厄尔尼诺年,但是我们对这一重大变化的认知存在很大滞后。援引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分析,今年3月对厄尔尼诺发生概率的估计仅为60%,而到了6月,这一数值上升至84%。这种滞后性揭示了全球在enso研究投入上的不足。

  除了对基础科学研究的不充分之外,厄尔尼诺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气候现象,其影响不仅局限于特定地区。因此,提高对厄尔尼诺的可预测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际间的信息共享、数据交流以及合作研究。以本次中国华北热浪为例,早在今年四五月,东南亚就经历了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被称为“200年一遇”。新加坡追平历史最高温度(37摄氏度),泰国更是达到惊人的45.4摄氏度。由于地处赤道西太平洋,enso扰动对东南亚的控制更为直接。此次东南亚极端高温早于华北高温两个月出现,本应能够起到很好的预警作用,但是由于跨国合作研究的缺乏,华北地区错过了提前应急响应的黄金时机。

  突如其来的热浪导致大量中暑和热衰竭病例,除了直接的健康影响和显著增加的公共卫生支出,高温还带来无法估量的间接经济损失。这些损失包括劳动效率下降、能源需求增加、基础设施维护压力增大等,以及对农业的影响(作物损失和灌溉需求增加等)。尽管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例如停工停课、设立遮阳棚、增加公共绿地等,但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这些短期努力还远远不够。应对极端高温需要一个综合而长远的战略,包括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应急响应能力、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等方面的工作。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说过:“气候变化的发生速度超过了我们适应的能力,而防止灾难性后果的机会窗口正在迅速关闭。”尽管目前对未来enso的预测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最新的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中的所有模型一致认为,随着人为变暖的加剧,极端enso事件非常有可能持续增加。换句话说,我们不确定厄尔尼诺是否会更加频繁发生,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再次爆发,它将会比现在更为强烈。在面对厄尔尼诺事件的挑战时,各国和地区应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与合作,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这包括加强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应对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制定灵活的应急响应计划,以及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和共同努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厄尔尼诺事件带来的挑战,保护环境和社会稳定。(作者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助理教授)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