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观察丨美国通胀顽疾被“系统性低估了” -凯发官网k8

2024-11-16
作者: 记者 来源: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


华盛顿邮报网站报道截图

  美国劳工统计局1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10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增长0.2%,同比增长2.6%,显著高于上月的2.4%。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网站报道截图

  这意味着美国的通胀在连续6个月放缓后再次出现飙升,与住房相关的通胀居高不下,占月度涨幅的一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惊呼:潜在的“通胀冲击”即将卷土重来。

  这是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后的首份cpi报告。报告强调,控制通胀的“最后一英里”将是一段艰难的旅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承认“对抗通胀的工作还没有完成”。

  今年美国大选的一大特点是美国人对拜登执政期间的高通胀感到失望——目前的通胀率比他上任时高出约20%。

  据美国媒体报道,前不久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美国人将通货膨胀和无家可归列为“非常严重”的问题。调查发现,通货膨胀连续第三年成为美国选民心中“非常严重”的问题之首,有67%的人表示这一问题是他们的重大关切。

  虽然比起2022年时的情形,通胀已经在数字层面降温,但普通美国人仍觉得物价一直在涨。


 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网站今年9月一篇关于鸡蛋价格上涨的报道截图

  过去一年,虽然通胀率不断下降并接近正常水平,但高物价依然存在,鸡蛋的价格仍然是四年前的近三倍。


 澳大利亚“对话”新闻评论网报道截图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学者唐·伦纳德在澳大利亚“对话”新闻评论网刊发评论文章称,至少2000万美国家庭有充分的理由感到失望。联邦政府用来计算实际收入的方法往往更能反映高收入人群,而非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的经济现实。根据皮尤的一项调查,认为个人财务状况良好的美国人比例从2019年的50%下降到今年的41%。

  住房是大多数美国人最大的支出。美国劳工统计局也承认,在估算某一特定家庭在某一类商品上的支出时,它的统计方法并不总能反映实际情况,这些错误系统性地低估了住房成本上涨对低收入家庭的影响。


  兰德公司报告截图显示 收入最低的美国人的医疗保健支付负担最大

  消费者价格指数的问题不仅限于住房,医疗成本的评估统计方式也存在严重缺陷。cpi背后的一个假设是,美国家庭将收入的8%用于医疗保健,但根据兰德公司此前的一项研究,美国人支付的费用远不止这些。

 《今日美国报》报道截图

  此外,cpi也考虑到了并非每个人在特定时间点都要花钱的项目。例如,该指数假设美国家庭每年平均只花费家庭收入的0.7%用于儿童保育或学前教育,但对于有婴幼儿的家庭来说,现实要严峻得多。   cpi还假设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将其收入的2.4%用于大学学费和杂费,但是,任何支付大学学费或应付学生贷款的人,每年在这些账单上的花费显然超过这一数字。而且,对于那些最无力偿还学生贷款的人来说,用于支付学生贷款的比例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要高得多。

  总之,美国劳工统计局的cpi数据并不能反映美国大部分人口的消费现实——包括刚毕业的大学生、父母和面临昂贵医疗程序的人。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时表示,为了解决经济疲软的问题,计划通过提高关税、降低税收以及限制移民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发展,但经济学家表示,虽然这些政策可能会在短期内加快经济增长,但是长期来看,可能会收紧劳动力市场,并且增加进口成本,导致物价上涨。

  本月7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虽然为了避免经济陷入衰退,降息政策或将维持一段时间,但美国经济中的矛盾也随之愈发凸显:降息是为了刺激经济,而这意味着将向经济中释放更多流动性,然而,在已有的多个大规模财政开支计划收效甚微的情况下,继续增加财政开支除了会进一步助长通胀外,更会让美国的赤字经济难以为继。

《纽约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美国财政部13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10月联邦预算赤字与去年同期的670亿美元相比增长了近三倍,达到2570亿美元。而专家们早就警告,飙升的财政赤字看似能够让冷却的经济在表面上热起来,但却不可避免地会助长通胀。

  《纽约时报》报道称,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级官员在内的一些经济学家指出,美国的通胀之所以如此顽固,联邦政府应该承担部分责任,因为它在经济不需要财政刺激的时候继续向经济注入大量借来的资金,这些借款是减税和支出增加导致联邦预算赤字上升的结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官员警告说,赤字也在推高物价。美国的财政政策使全国通胀率上升了大约0.5个百分点,并增加了“反通胀过程的短期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国政府的举动与美联储的工作目标背道而驰。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