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核潜艇“冷战后首次”抵达古巴,美国罕见公开核潜艇方位! -凯发官网k8
当地时间6月13日,美军宣布一艘快速攻击核动力潜艇已抵达古巴东南部的关塔那摩湾。就在一天前,有着“美最可怕的噩梦”之称的俄“喀山”号核潜艇及一支俄海军舰队,在结束大西洋演练后抵达古巴哈瓦那港,开启为期6天的访问。
此前报道:距离美国海岸仅169公里!俄核潜艇率队抵达古巴:没带核弹,带了3种导弹
▲“喀山”号核潜艇驶入哈瓦那港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当天表示,西方国家不需要担心俄罗斯舰队在加勒比海的存在。“军事演习是各个地区的正常行为,也是所有国家的常规做法,尤其是对俄罗斯这样的海上大国。进行此类访问也是一种常见的做法。因此,我们认为(西方)没有理由对此事感到担忧。”
属实罕见!
美国和俄罗斯核潜艇同时现身古巴
当地时间6月13日,美国南方司令部表示,美海军“海伦娜”号核动力快速攻击潜艇当天驶入美国驻古巴基地附近海域,正在该国东南部的关塔那摩湾进行“例行港口访问”,同时通过南方司令部的责任区执行“全球海上安全和国防任务”。美国军方在声明中强调:“其位置和过境是事先计划好的。”
南方司令部的一位官员称,“海伦娜”号的行动在美国得知俄海军舰队的部署计划之前就已安排好了。这位官员称,美国海军认为“没有理由改变先前计划的常规活动,以应对俄罗斯在该地区的活动”。
“海伦娜”号是一艘“洛杉矶”级核动力潜艇,于1980年代后期服役,是美国海军潜艇部队的骨干力量。该潜艇可以装备鱼雷、战斧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和鱼叉反舰导弹。
据报道,美国核潜艇停靠关塔那摩湾并非首次。去年7月,“洛杉矶”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帕萨迪纳”号访问关塔那摩湾引发了古巴方面的愤怒。古巴外交部当时回应称,该访问是“挑衅性的升级”。上周,五角大楼发言人迪茨曾表示,美国当局认为俄罗斯部署核潜艇,部分原因是古巴政府不满“帕萨迪纳”号去年访问关塔那摩湾。
与此同时,在500多英里外的古巴西北部哈瓦那附近海域,一支俄罗斯北方舰队编队正在哈瓦那港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这支由“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护卫舰、“喀山”号核动力潜艇、“帕申”号中型油轮和“尼古拉·奇克尔”号救援拖船组成的北方舰队编队,于当地时间6月12日抵达,并计划随后在加勒比海举行海上演习。
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古巴官方此前发布声明称,此次访问符合古巴和俄罗斯之间的历史友好关系。抵港俄军舰艇均不携带核武器,在古巴的停留也不会对该地区构成威胁。但根据最新消息,俄核潜艇及护卫舰此次携带了最新型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口径”巡航导弹和“缟玛瑙”反舰导弹。
据报道,这支俄罗斯舰队预计整个夏天都将在加勒比海地区举行军事演习,这无疑“加剧了该地区的紧张局势”。美国官员猜测,俄军舰队可能会访问委内瑞拉,并在美国水域附近“进行更多访问”。
局势升级?
冷战期间的海底“猫鼠游戏”再开启
有报道称,在一艘俄核潜艇停靠古巴的第二天,一艘美国潜艇在关塔那摩湾悄然浮出水面,这不禁让人想起“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潜艇之间的猫鼠游戏”。
不过,美军南方司令部发言人表示,“海伦娜”号抵达古巴并不是对俄罗斯海军舰艇的直接回应,“俄罗斯的活动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或担忧”。
有分析称,美国核潜艇抵达古巴的时机和“效果”,被视为向俄罗斯“秀肌肉的又一努力”。美国官员很少公布美潜艇的所在位置,南方司令部发布声明可能是为了缓解紧张局势,但也或是在俄“喀山”号潜艇抵达哈瓦那后“发出一个信息”。
一位美国官员也表示,俄罗斯此前多年曾向该地区派遣了海军舰队进行例行海军演习。然而,派遣核潜艇前往加勒比海地区,尚属“冷战结束后的首次”,这促使美国政府作出“重大回应”。更何况这次俄罗斯派出的是有着“美国最可怕的噩梦”之称的“喀山”号。
据悉,“喀山”号是俄海军最先进的“亚森-m”级攻击型核潜艇,可搭载“锆石”高超音速导弹,可攻击陆基和海基目标,对美国本土军事设施以及美国海军的制衡能力十分强大。除了强大的火力系统外,“其隐身和打击能力,多年来一直令美国和西方军方感到极其担忧。北约官员曾将‘亚森-m’级潜艇列为北约面临的重大战略挑战之一”。
俄媒在最新报道中介绍道,“喀山”号水下静音性能也较强,因此难以跟踪。其生产商俄北方机械制造厂总经理米哈伊尔·布德尼琴科表示,在不引起注意的情况下,“喀山”号“能在靠近美国海岸50公里时完成指定的战斗任务”。
而此次到访关塔那摩湾的美军“洛杉矶”级潜艇同样以其多功能性、隐身性和执行各种任务的能力而闻名,包括反潜战、情报收集和打击任务。
两名美国官员在最新报道中透露,如俄舰队像预期那样穿越加勒比海前往委内瑞拉,美国军舰将一直进行跟随。此前,俄军舰队驶往哈瓦那的途中,在距离佛罗里达州海岸30英里的范围内一直被美军“密切跟踪监视”。据报道,美军派出了三艘驱逐舰、一艘海岸警卫队快艇及一架海上侦察机。与此同时,加拿大和法国也派出军舰进行监控活动。
红星新闻记者 徐缓
综合新华社(记者李子健)、央视新闻、国际在线(记者魏东旭)